首页 > 时尚 > 上海第一代富豪的私人花园,有多野

上海第一代富豪的私人花园,有多野

有着“海上第一名园”称号的张园在修缮四年后重新开幕。

事实上,早在百年前这里就是当时上海最时髦的地方了。它不仅是上海第一代富豪的私家园林之最,更是当年上海市民的游乐园。

重拾潮流地标的“海上第一名园”

在2010年首播的日剧《月之恋人》中,木村拓哉饰演的品牌社长叶月莲介在上海拓展业务时,遇到了林志玲饰演的贫穷清纯的女主刘秀美,由此开始了“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主线剧情。

而男女主第一次偶遇的场景,就是在上海张园拍摄的。

这里也曾是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陈道明主演的《围城》,潘虹主演的《股疯》《走过冬天的女人》等影视剧的取景地,堪称上海的天然影视城。

坐落于上海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张园内部保留了13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24处区级文化保护点、以及5处规划保留建筑。这里的建筑类型也十分丰富,有石库门里弄住宅、新式里弄住宅、里弄公馆,以及花园住宅四大类型。

在富有历史气息的建筑群内,修缮后的张园已经被打造成集时尚、艺术、潮流文化为一身的休闲街区。

西区主要是商业区,入驻了一众国际时尚品牌,而东区相对安静,将设置精品酒店、公寓和创意办公场所。而南北区域将设置文化演艺中心、潮流中心以及美术馆等。

不过,在150年以前,这片区域还只是一块贫瘠的土地。直到1882年,江苏富商张叔和以一万多两白银购得这一带的花园别墅,在别墅附近不断扩充土地,修建了洋房、亭台、遍植花草树木。

修建的过程也十分讲究。张园的建筑用到了19世纪末最流行的水泥花砖、拼花马赛克、水磨石、大理石地面等不同材料,打造出一个西式为主,中西合璧的新式花园。

1885年,张园对外开放,张叔和为之取名“张氏味莼园”,后人简称其为张园。茶馆、饭店、舞厅、照相室、网球场、书场等场地一应俱全,这里见证了上海第一盏电灯、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室外照相馆和第一场话剧表演。

娱乐项目如烟花、马戏、以及与现在的过山车类似的游艺车也设置在园内,张园还利用其开阔的场地驯养大型凶恶猛兽作为独特的噱头。

1893年,张园建成了地标建筑“安垲第”,英文“Arcadia”(世外桃源)的中文音译,更是让张园名声大噪。这座楼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二层西洋建筑,是当年上海最高大的西式楼厅,可以容纳千人。在这座楼顶端,可以鸟瞰当时还是农村的沪西。

张园地标建筑“安垲第”

也是因为有这座楼,张园还成了富家子弟举行各类集会和演说的重要场所。这里举办了多场拳王擂台赛,赈灾义卖会,慈善筹款会和艺术展览。孙中山、蔡元培、马相伯等都曾在张园发表过演讲。

1893年至1909年,张园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当时上海最大的公共活动场所,堪称旧上海最时尚的地界。

百年前的中产娱乐生活

上海第一家经营性私园是申园,在静安寺西隅,是以旧址上的西式花园别墅为基础而扩建的私园,后来静安寺周边又陆续建成了西园、愚园,为这里带来了不少的人气。但这三家私园都由私人集资开设,和首座由私家园林转向公众开放的张园不同。

以张园为首,1880年代至辛亥革命前后,上海有一批私人花园都经历了从私有到开放的过程。比较著名的除了张园,还有徐园(双清别墅)、哈同花园、叶家花园等等。

叶家花园

到1937年,上海就已经有十多家对外开放的私园了,而且内部经营的项目要比现在任何一家商场都多元有趣的多。

除了上文提到的张园内部丰富的娱乐活动,经营性私园的园主们都会经常在园内举办各类特色活动。愚园就经常举办魔术杂技表演、琵琶会、髦儿戏(由女演员组成的戏班),徐园曾连续20余年举办兰展、梅展、和菊展等各类花展。

而为了吸引更多客人,自然少不了媒体的宣传。在当时的《申报》、《东方时报》、和《大公报》上,都常见各类私园的广告,宣传园内美景和娱乐活动,来吸引游人观光。

一些偏远地区的私园还会通过免费通勤的方式吸引游客。比如在与市中心一河之隔的上海大花园,园主就特意安排了通往市中心的免费轮渡,方便游客往返。

不过,毕竟不是做慈善,经营性私园以盈利为主要目的。20世纪初的上海,张园的门票为银洋2角,徐园和愚园则为1角。

就像早期的游乐场一样,这些门票仅包括入园费用,对于园内的个别景点和其他活动,还需要额外收费。在张园泡茶每碗2角,茶座果品每碟1角。而愚园听曲要2角,大花园参观动物园要1角。

在20世纪初的上海,普通市民的平均日工资也就仅为2角,也就是说,游览一次经营性私园的费用抵得上普通工薪阶层一天的薪水。

其实按照现在来算,大概相当于月薪一万出头的人游览一次迪士尼的价格,虽然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普通工薪阶层能够经常光顾的。

(勘误:图片为北京香山双清别墅)

除此之外,园主们还不断创新运营方式以扩大利润,其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场地转租。张园就曾将其水上舞厅转租给华发公司接管运营。

一些私园则在修建阶段就将其视为投资项目,通过出让园林部分股权,达到募集建设资金和分担建设、运营风险的目的。

1887年李逸仙就用此方法创办了西园;而1888年卓乎吾也用同样方法立了大花园。

这种方法虽然会令园主牺牲部分园林的所有权,却可使其在经济上和承租者双双获利,达到双赢。

除去盈利的目的,部分经营性私园还可以帮助园主提升社会地位。这主要与自古以来的轻商传统有关,在徐园和哈同花园等由商人开办的经营性私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徐园园主徐鸿逵是蚕商出身,但他对文人雅趣青睐有加。为此,他以徐园为中心成立了徐园书画社、诗社等一系列文化社团,并经常邀请文人雅士、社会名流来此小聚。而这些社团和活动不仅满足了园主个人对于文化的追求,还为徐园带来了“雅地”的美誉。

徐园采菊图

无独有偶,哈同花园的主人欧爱司·哈同也曾在园内接待了孙中山、末任湖广总督瑞澂、两广总督岑春煊,以及隆裕太后生母等一干名流贵胄,并借此跻身上流社会。

借由这些经营性私园的运营,私家花园的园主们不仅攫取了经济上的利益,还获得了社会、政治和文化地位的提升,一举多得。

顶级花园洋房背后的金融大亨

不过,也正是因为哈同花园、徐园等经营性私园的竞争,再加上“新世界游乐场”、“大世界游乐场”等新式游乐场的建成,张园及其周边的愚园没能抵住城市化浪潮而逐渐败落,标志性建筑“安垲第”也被拆卸,退出了历史舞台。

1919年张叔和去世后,张园的土地被王克敏购得,并分为28块先后出售,用于建造石库门弄堂,不同的业主开发为住宅自用或出租。

即使张园落寞了,但毕竟毗邻“公共租界第一大马路”静安寺路,这里的28个建造者大多是有产阶级,房租也价格不菲,第一批租户多数来自殷实之家,很多人都是律师、医生、政府官员、或在附近开店的老板。

在张园的28条弄堂里,有不少花园住宅,现留存5幢。我们写过上海的老洋房,但张园内部的花园住宅要比上海一般的西式花园洋房面积更大,有人将这些花园住宅称为“巨厦”,房主多数为华人富商,张园也见证了他们的人生浮沉。

体量最大的一幢,是建于1932年的张园41号,一幢有着四层楼三开间的西式建筑。这栋住宅的建造者是王宪臣,他在英商麦加利银行当了30年的买办,家大业大,还投资了荣康钱庄,是当时上海滩最著名的金融巨子。

修缮前的张园41号

前楼进门就是一个约80平米的大客厅,当时只有王宪臣夫妇和他们的女儿住在主楼。整座楼的布局是前主后副,前楼住房主一家,后楼供佣人居住,还有储藏室、地下室等等。一楼到二楼的楼梯上,铺着大红色的羊毛地毯,窗户都是彩色玻璃。

而他的弟弟王俊臣,曾是花旗洋行的买办,也在张园建了一栋豪宅,是如今的张园77号,门面比41号还大,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米。据王氏后人回忆,当时王俊臣有三房太太,子女众多,加上40余名佣人,一大家子居住在这一大宅之中。

不过,投机生意风险也大,兄弟俩后来因经营钱庄失利,兄弟俩将房产卖掉。抗战初期,41号洋房被分租给涌入租界避难的难民,成了临时避难所。当然了,那时的租户也是难民中较为富裕的那部分人。

直到2015年,静安置业为张园内170幢历史建筑建立了档案,开启了修缮改造计划。

从老上海的文娱中心,到落寞的独栋建筑,如今又化身都市商业中心。张园的演变,既是上海石库门社区居民的样本,更是上海城市化进程的缩影。

编辑:枳柚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东方IC以及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2_151872.html
上一篇成为一名纳美族人需要几步?
下一篇真·点睛的单品一个就够了,它太适合东方人了

为您推荐

王石和田朴珺在上海的家

王石和田朴珺在上海的家

2015年,田朴珺和王石婚后在上海购置了一栋别墅,室内装修的低调温馨,为了不让进门一眼把客厅看完,特意做出了玄关,简单的白墙搭配木色中式玄关桌,
打卡上海七宝老街,吃了一肚子的失落

打卡上海七宝老街,吃了一肚子的失落

上海七宝老街被称为吃货一条街,可我去打卡了,有点失望,真是名不符实了。北大街基本上就是一个卖旅游工艺品的街,这跟其他地方的老街基本相似,没有上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