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9月30日·庐山抗战纪念碑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9月30日·庐山抗战纪念碑

1946年9月,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日战争阵亡纪念碑落成。

复建后的纪念碑和牌坊 摄影:李明宏,2022年 9 月

1946 年 4 月至 9 月,陆军第九十九军梁汉明军长命令日本战俘在庐山小天池建造“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碑身呈三角锥形,象征三民主义。碑座刻有 28 幅“蒋主席暨党国首长名流题字”,目前尚存有蒋光鼐的“精忠报国”、“永壮山河”、艾叆的“精忠贯日”、黄保德的“忠魂有寄”。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在没有登山公路之前,由山下的莲花洞到牯岭镇的好汉坡登山道(莲牯路),是庐山上下交通的主干道。这条石阶山路在接近牯岭镇前的最后一段有条岔路,通向山崖边的一座石头亭子。站在亭内,可远眺长江和九江城西的八里湖、赛湖。向另一侧看,则是红色和绿色屋顶布满了山谷的云中之城——牯岭镇。

这座石头亭子很是厚重,做工细致,看得出也有些年头,它的名字叫“望江亭”。笔者最早来到这亭子时觉得有些奇怪,在这个位置,望牯岭镇绝佳,望江的视野并不如旁边的小天池,为何取名“望江”?

烈灵台与山下的九江市城区 摄影:李明宏,2022 年 9 月

后来才知道,“望江亭”是被改过的名字,而且还是某个领导随意起的,它原名是“烈灵台”,烈者,英烈也;灵台,是放置遗像供人吊唁的台座,或者收留亡灵的台子。此名之意应取后者,即招收英烈魂灵之台,因此建在这面向牯岭、长江的凸显之处。烈灵台是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将士阵亡纪念碑的配套建筑,它招的是抗战英烈的魂。

这座纪念碑的历史可追溯到北伐战争时期。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亲率中路军进攻江西,在南昌、九江一带与孙传芳部主力决战,北伐军三攻南昌、力克九江,经过近两个月的血战获得了这场北伐最大战役的胜利。经此一役,蒋介石的权势与威望攀上了顶峰。

12 月,蒋介石第一次上庐山,数日后即决定在山上修建北伐阵亡将士墓。他在庐山多处选址后,确定了在小天池下建设墓地。蒋介石认为此地三面环山,一面向江,景色秀美且地势平缓,既能彰显北伐之功绩,又可慰藉烈士之亡灵。他在该处亲自插标,并于 12 月 11 日电告北伐军参谋长白崇禧,称“在庐山为阵亡将士寻得一墓地,可葬千余棺”,并要求于次年 5 月前建成。

庐山云雾中的烈灵台 摄影:胡恩泰

然而,建墓之事竟不了了之。之后二十年间,十数次上山的蒋介石却再也没有提过此事。很多文章介绍到此,都觉得“很奇怪”。

一点也不奇怪。蒋介石在 1926 年准备建的是墓地而不是纪念碑,这显然是一时冲动。将上千具棺材扛到山上掩埋,即便是骨灰盒也很不合适。此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因素是,蒋介石占领江西,并将大本营设于南昌后,曾力主将国民政府的首都定于南昌。这段故事,在本系列年初的几篇文章中讲述过。如果民国的首都在南昌,将攻打南昌而牺牲的北伐军将士的墓地安置在庐山就很好理解了。

但在 1927 年 3 月后,蒋介石离开九江南下,经过一年多宁汉之争,政府定都于南京。1931 年,国民政府在南京中山路灵谷寺原址建立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去那儿游览过的读者一定记得,北伐牺牲的将士名字都刻在那几块巨大的石碑上。蒋介石怎么可能再在庐山上修建北伐将士公墓或纪念碑?任何相同名称的公墓和纪念碑都不能在两地建设。

冬日烈灵台 摄影:李勇

在庐山上建公墓本不合适,建立纪念碑也要再用别的名义。1945 年 9 月,第九战区新 3 军光复九江。月底,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九十九军到九江换防,在九江到永修一带驻守了半年多。抗战期间,九十九军参加过桂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和湘粤赣边区作战等,阵亡将士 1 万余名。为纪念这些战死的兄弟,中将军长梁汉明等人提出,在庐山委员长曾经插标之处建立九十九军抗战纪念碑。

1946年 4 月至 9 月,梁汉明军长命令日本战俘建造“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一为雪国仇,二为使日俘得以反省服罪。碑园入口处自平地起共有 9 级台阶,建有双柱单间冲天式花岗石牌坊。两侧立柱前侧楹联为“灵归庐岳,气壮天池”,横批“浩气长存”,由梁汉明军长题写。后侧楹联为“天地正气,星汉照人”,横批“捍国护民”。

过牌坊前方 30 米为纪念碑,10 余米之右侧,约 100 米外建有“烈灵台”,也是 9 级台阶。两个 9 象征着 九十九军。纪念碑碑身呈三角锥形,象征三民主义,仿佛一柄宝剑,直插云霄。碑座四方上刻有“蒋主席暨党国首长名流题字 28 幅及碑记,目前多已不存。

1946年8月30日,马歇尔夫人(右)前往烈灵台等候上山的丈夫 图源:《庐山夏都纪实》

笔者未能查询到纪念碑建筑群准确的完成时间,应在 9 月下旬。在以上新闻纪录片截图中,可以看出烈灵台尚未修建完成。据报载,美国特使马歇尔将军于 9 月 13 日第八次登庐山时,曾前往纪念碑旁的烈灵台凭吊,很可能亭子已经建好了。

解放后,纪念碑建筑群保存完好。碑身上原有“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字样,被“革命烈士纪念塔”所代替,上部又加了个红五星。在 50 年代出版的庐山风光明信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的关系、距离和改写后的红色文字。

50 年代的庐山明信片 图源:网友大宝

文革期间,纪念碑被拆除,牌坊被推倒,80 年后重建,烈灵台被改名为“望江亭”。

2007 年,为纪念抗日战争 70 周年,江西省庐山管理局决定在“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旧址上重建“庐山抗战纪念碑” ,7 个大字由吕正操上将题写。吕正操是东北军老将,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上将,他为纪念碑题字时年已 103 岁。庐山抗日纪念馆的横匾也是他题写的。9 月 28 日,重建的“庐山抗战纪念碑”竣工。

图源:《庐山历史上的今天》

再说一段轶事。庐山管理局能复建纪念碑,很有勇气和创新意识。复建九十九军纪念碑显然不行,改成庐山抗战纪念碑也说得过去。庐山抗战,牺牲惨烈、战果辉煌,尤其是庐山孤军,其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曾激励全国,这些烈士们当然值得纪念。

早在 70 多年前,庐山就曾计划修建抗战纪念碑。1946 年 9 月,在牯岭召开的庆祝抗战胜利一周大会上,全体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修建抗战纪念碑及庐山阵亡孤军纪念碑。纪念碑选址于五老峰而不是小天池,却因内战未能完成。

《申报》1946 年 9 月 4 日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8975.html
上一篇毁掉大业的黑三郎【漫谈水浒】
下一篇顺治问8岁康熙:“凭什么当皇帝?”他回答1句话,顺治马上决定传位

为您推荐

抗日战争中,日寇为什么一直没有攻占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抗日战争中,日寇为什么一直没有攻占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日本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宣布投降,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时间。到了侵华战争后期,日寇共侵占了我国21个省、5个直辖市,共计600多万平方公里,到处烧杀抢掠,罄竹难书。不过,日寇还有一些省份没有侵占过,比如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以及后来并入四川的西康省。可能有人会问:日寇对这几个省没有发起进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1948年12月,正在解放军发起猛攻的时候,蒋介石给黄维和他手下各军长们写了亲笔信,签署了给十二兵团全体官兵的“嘉奖令”,连同早已准备好的毒气弹说明书空投到他的阵地上。然而,黄维兵团的官兵却把蒋介石的“嘉奖令”看成是“催命符”,一见这道“催命符”就知道快完了。仔细琢磨,却不无道理,蒋介石一到部队危急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