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李世民VS朱棣:为何前者敢向父亲叫板,而后者却要等到侄子上位?

李世民VS朱棣:为何前者敢向父亲叫板,而后者却要等到侄子上位?

李世民打下了唐朝一半的天下,请问明朝的天下朱棣有几分功劳呢?如果从开国功勋的角度上来看,李世民和朱棣是不能比的。

更何况李世民当时所面临的境遇,与朱棣的情况完全不同。李世民当时的政治环境远比朱棣要凶险的得多。

造反也是需要资本的

公元618年,李世民与父亲李渊入主长安,李唐王朝正式建立,但根基不稳,陇西有薛举、薛仁杲父子,河东盘踞着刘武周、宋金刚,这两大割据势力被他平定后,关东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关东地区四支强劲军阀力量崛起,他们是王世充、李密、宇文化及和窦建德,江南还有萧铣和杜伏威,这些军阀也是常年相互争斗,有的在争斗中被灭。

为了一统江山,武德三年,李渊又下诏东征,此时关东已只剩下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作为东征统帅,先灭王世充,后剿窦建德,最后又踏平崛起的刘黑闼。

最终于武德六年(623年),唐朝经过东征北战一统江山,而在此其中,功劳最大的莫过于秦王李世民。

对于李世民的功劳,李渊也是认可的,所以在统一战结束后,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空前的“奖赏”,又是册封他为“天策上将”,又封他为尚书,还让他开办起了文学馆。

在唐初的统一战中,李世民在军事上积蓄了力量;战后回归朝政后,他又借助自己的威望与声誉笼络了一批文臣。

所以,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李世民都已为造反赚足了资本,这也是他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后能坐稳江山的基础条件。

那么朱棣在朱元璋时期又有多少资本呢?

明朝的统一战都是在朱元璋的统领下完成的,朱棣出生时朱元璋已经是应天府的主人了,尽管战事仍吃紧,但和朱棣也没什么关系。

对于朱棣的身世,也一直是个谜。虽然他自己一直声称是马皇后的嫡子,但野史并不认可,有说他是蒙古女人所生。

但不管谁生的,朱棣也算是伴随着“炮火”长大的孩子,元末战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已经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刻在了他的脑中。

朱元璋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很重视对儿子们的教育,朱棣和他的兄弟们都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除了文教方面,在军事方面的训练,朱棣及其兄弟们也没落下。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给儿子们封了王,朱棣被封为燕王,那年朱棣也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小孩,但他已经有了身份。

在他十六岁时,娶了徐达之女,妻子也是朱棣的一大资本。

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肩负起“慎固边防,羽翼皇室”的重大责任。洪武十五年,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导生--姚广孝,此人也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在朱棣二十一岁时,他第一次上战场,军事导师是他的岳丈徐达,从此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但他有所战绩则是在十年之后。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棣三十一岁,就藩北平十年,大大小小战役也参加过几十次了,但从未独立指挥过重大的军事行动。

就在这一年,他终于迎来自己的第一次独立军事行动,并且招降了北元太尉乃儿不花,接收了他们全部的马驼牛羊,在军事上终于有了拿得出手的战绩。

此后,他得到朱元璋重用,逐渐成为防卫北方边患的定海神针,他的实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去世,在此之前,我们根据朱棣的大致经历,也可以看出,他的确也积蓄了造反的资本,但在他积蓄力量的过程中,朱元璋是他最大的资本,以他的实力还不足以向老爸叫板。

所以,从李世民和朱棣积蓄造反力量的过程中来看,虽有相似之处,但李世民在军事上所展现出的天分远高于朱棣,而且他们的所面临的军事环境差异也很大,两者相比,李世民的造反实力更加强劲。

李世民兄弟争储白热化,朱棣兄弟相争并无性命之忧

李世民连年征战,平定天下,在民间的影响力也非常大,再加上他的战功赫赫,还有李渊对他特别的宠爱,这让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坐立不安。

历史上皇帝的变数本来就很大,更何况李建成还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太子,那变数就更大了,隋文帝废长立幼就是还冒着热气的前车之鉴。

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除掉他,唯二的办法就是联合齐王李元吉,兄弟二人合力除掉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然后一系列不利于李世民的事情就发生了,站队李世民的刘文静被杀了,李渊的后妃也站出来诽谤李世民,兄弟聚餐还被下毒,可以说,招招都是致命伤。

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等于直接宣告了李世民被李渊排除出局。突厥大军来袭,按正常思维,李世民是出兵平定的不二人选,但是他不仅被排除在外,而且在李建成、李元吉的操控下,连他身边的精兵强将都被调走了。

这明显就是赤裸裸地阴谋,等于在把李世民往死里整,可以说祸在朝夕。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如果没有行动,那历史肯定就改变了。

所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迫在形势所需,但对于朱棣就不一样了。

朱元璋按照传统,早早就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并且对他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早早就开始监国,不论在才德还是影响力方面,都大大超过了朱棣。

朱棣或许有过太子梦,但朱标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横亘在他的面前,他想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诡异的是,朱标正值壮年却突然暴亡了,历史的轨点出现了。其实早在朱标死之前,秦王、晋王,包括太子在内,对崛起的朱棣就不那么友好了,皇室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在他们之间也是存在的。

比如朱棣招降乃尔不花立了大功,晋王因为嫉妒,跑到太子朱标处告朱棣的黑状,说他作战“劳师冒险”,朱标又将此事汇报给朱元璋,其用意也很明显。据《明史》记载,后来,朱棣每每入朝,朱标必“数以语见侵”。这说明,太子及其兄弟都对朱棣的崛起感到不满,都想遏制他的抬升势头。

但在朱元璋死之前,朱棣远在北平,兄弟间虽有矛盾,但远谈不上与性命相关。朱棣的性命到了危机关头,时间推到了朱允炆登基之后。因此,在朱元璋时代,朱棣也没必要造反,即使起兵,也不是他老爹的对手,这个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但是情况到了建文朝就不一样的,朱允炆对于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始终是不放心的,因此有了“削藩”的打算。削藩行动一开始,周王、齐王、代王和岷王相继受到了打击,关得关,贬得贬。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棣羽翼丰满,又有自己的护卫军,权限上也早已超出了“列爵不临民”的规定。从理论上说,他完全具备了造反的实力。

但在当时有实力造反的藩王,除了朱棣,还有湘王朱柏和宁王朱权。不过朱柏被建文帝逼得自焚而死,朱权入了朱棣的套,为靖难之役贡献出了他的蒙古军朵颜三卫,最终朱棣造就了朱棣的成功。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是有足够的威望与实力,二是形势所迫,所以他不得不拆李渊的台;而朱棣在父亲朱元璋时代,兄弟间虽有争斗与嫉妒,但鉴于他的威望与实力,都不足以与老谋深算的朱元璋抗衡,即使有造反的想法,也只能忍着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7788.html
上一篇“西汉三杰”韩信为何落得谋反被杀下场?这四点足以说明
下一篇由唐三带头对付武魂帝国魂师

为您推荐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