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我那出生不到2斤的女儿,长大后变成什么样了?

我那出生不到2斤的女儿,长大后变成什么样了?

小D一直有个小困扰,如影随形地伴随她好久了,最近感觉她的心结打开一点了,我就想记录一下和你们分享。

“妈妈,我喜欢施老师,他总会帮我。但有时候帮了我,我也做不到~”

这是有一次小D睡前和我聊天的时候说的原话,她口里的施老师,是他们的体育老师,她所说的“做不到”,就是体育项目。

01

哪怕是,那又怎样?

四肢不协调,行动挺笨拙,这就是小D。

有挺长一段时间,我和先生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毕竟她是超早产宝宝,出生时遭遇了感染等一系列问题,曾经被判断90%的可能性是要一辈子坐轮椅的。

通过早期干预,她终于在3岁不到的时候摘掉了“脑瘫高危儿”的帽子,而且学会了独立行走。

哪怕小D比同龄孩子更容易摔跤,很多看似简单的体育项目,她总是很艰难地做到,但我们仍然觉得,我们已经足够幸运了。

所以我们从不逼迫小D非要达到怎么样的标准,小的时候每次她摔倒,我们经常也会和她一起摔倒,然后全家人一起互相大笑。

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小D,摔倒没啥大不了的,揉一揉,哭一哭,可以继续爬起来。

就像电影《美丽心灵》里一样,小D 5岁前,我们用“游戏力“的方式给她搭建了一个世界。

因为我们知道,面对运动落后、四肢不协调,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她脆弱的热爱,其他就是交给时间。

02

她长大了,在意了

时间一下子跨到5岁后,小D开始有了和周围同龄人的比较。小孩子之间,谁跑得快,谁敢从高处跳下来,就成了最直接的“攀比”。

进入小学后,更是如此。小D跳绳是最后一名,跨木马经常一屁股坐在上面,各种球类更是无比不协调。

小D第一次跳绳,典型反面教材,绳子都不合格~

小D真的开始在意了,这成了她的心病,这也是为什么她睡前会和我们说,哪怕老师帮助她,但现实就是很多项目,她仍然无法“轻而易举”地做到。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和先生意识到,我们带娃又要升级了,光靠游戏力搭建起来的“美丽世界”不够了,这一次,我们需要带着她,直面这个现实世界。

最开始想到的,就是日常“开小灶”,我们开始更有意识地带着小D尝试各种体育项目,日常周末都找机会带她参加体育兴趣班,寒暑假也会一起去各种户外营或者徒步。

孩子对于“玩”天然有兴趣,但如果“玩”得不好,如果“玩”上面有了考核标准,她就会排斥,小D就是如此。

有时候哪怕徒步,我们一家三口也常常是掉队的那个。虽然我和先生不在意,但小D经常会因此而发火。

当她大哭大叫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小小的她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

兴趣班也是如此,一开始的体能班、轮滑班、游泳课,她听到名字就两眼放光。

可是上了几节课后,她开始抗拒了,各种不想去。我们其实知道,就是因为老师给的标准她做不到。

我尝试和兴趣班的老师聊过,但很多兴趣班还是有人为的“内卷”存在,毕竟其他家长都是希望“更快更强更好”,老师不可能就照顾我们一个孩子吧。

而每次兴趣班结束后,哪怕我们对小D说,没关系的;哪怕我们不断提醒她看到,她的起点,可有时候还是挺苍白无力的。

那时候,不到6岁的她,已经确定地可以感知到“社会评价系统”的存在。

03

我打开了,她也好了

心疼么?当然是心疼的。

为人父母,最心疼的事,恐怕就是看见自己的孩子因为“努力也做不到”而伤心的时候。

这好像是无解的一题——但当妈这些年,每次遇到学再多育儿方法都“无解“的难题,我都会意识到,可能需要改变的不是娃,而是我自己了。

我会代入思考,我有没有这样类似的体验?我需要克服吗?如果需要,我是怎么克服的?如果不需要,我又是如何和解的?

这个视角一转换,突然觉得豁然开朗——我也手脚不协调啊,我也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我敢拍视频,敢面对镜头,但仍然不敢随兴随意地起舞。

我在惧怕什么呢?我又在在意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其实确切的答案我回答不上来,但那种担心在意却又是扎扎实实很大的。

就那个刹那,我好像理解小D了,也许她和我一样,把“一些事”想象得更加严重。

那一刻,我仿佛知道了,打开女儿的心结,要从打开妈妈我自己的心结开始。

疫情封控的那段时间,我总会拉着小D一起跟着视频跳操,讲真,不管是尊巴还是帕梅拉,我和女儿都是跟不上的(虽然我比她好一点点)。

小D一开始会为此丧气甚至发火,但我不再劝导鼓励,而是自己在一旁继续跳,有时候跟不上了就和她说,你看,我跟不上了,那就随便跳吧。

慢慢地,小D被我的欢乐感染了,“随便跳“成了我们家的习惯之一,哪怕老人们看了都会说“这是什么群魔乱舞”,我们俩都会很开心地说,这叫随便跳。

看,我跳得有多开心

我以前出门不爱拍照,朋友提议给我拍,我都是扭扭捏捏,各种拒绝,而且那时我发现小D也不爱拍照。但后来,我会主动跨出第一步,拍各种挑战姿势的照片。

经常朋友们给我拍完都笑我,你看看,完美体现了什么叫“四肢不协调”。一开始还会有一丢丢不好意思,但大家回看照片,都笑成了花。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这也没啥大不了的。

而且在我大笑的时候,我看到小D也从一开始的尴尬,慢慢变得放松了,也会和我开玩笑,咱们是四肢不协调二人组,哈哈哈哈。

后来,小D爱刷我的视频了,虽然没告诉她,但的确是为了她,我录了两条“尬舞“的视频。

有一天晚上小D坐我旁边刷到了,我看到她看了下面的评价:跳舞真的不适合你,你还是讲育儿干货吧。

她抬头看看我,看到我也在看她。我耸耸肩和她说,我不正在努力吗?而且我跳完,还真的很开心。

小D指着最后我结尾的傻笑和我说,妈妈,我看了也好开心。

就是这些看起来“毫无教育含量“的小片段,但不知不觉,我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松动了,而且我发现,小D也放松了。

她现在去上轮滑课,经常四肢打颤,总会摔跤,但休息的时候会大声和我说,妈妈,我屁股又开花了,待会我再去练练;

她去攀岩,好朋友比她小攀得比她高,她会在下面鼓励好朋友,然后和我们说,我过段时间也能做到,就是我比较慢一点;

学校里面,虽然体育经常倒数,但她也会和同学老师们说,我还是享受运动过程的,结果重要,过程也重要。结果她的好多同学都特别喜欢她,觉得她不能再酷了;

她现在出门拍照,不再扭捏,我们母女俩随时随地可以尬舞一段,然后我们哈哈大笑,互相说,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如何面对别人的嘲笑,怎么可以培养“输得起”的精神,我写过很多很多方法。

不是说这些方法没有用,应该说正是学了这些方法,滋养了我自己内心,然后我变得越来越有勇气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从而我也让小D看到,原来“接纳”自己,并不难。

而走过这段经历,我反而觉得,育儿从来不是父母对孩子的“恩赐”,而是我们借由这个小生命,重新治愈了自己内心的小孩。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已经不只是我在“养育”女儿,她也在“养育”着我。

5岁前那个用游戏力构建的“小世界”,我们带着小D一起经历了一次;5岁后现实社会的“大世界”,我们又和小D一起经历了一次。

不管是小世界和大世界,我们都要自己亲自经历一下,去在意一下,然后自己放下,自己不在意了。

那么哪怕是“最残酷的大世界”也就成了我们曾经的“小世界”,这个社会一直会有评价体系,但我们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

分享我们最近的一个小故事,作为结尾。

前段时间晚上心情不好,我在哭。小D看到后问,妈妈,你怎么了?

我和她说,Mommy lost magic(我失去魔法了)。

小D抱了抱我说,只要你还能跑和跳,我们就能把魔法找回来。

是啊,只要我们还能跑和跳,我们就能找回“魔法”,找回相信自己的魔法,找回哪怕做不好但也开心的魔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168310.html
上一篇有研究表明,早产会增加患多动症的风险?需要多加重视
下一篇2022佛山无创亲子鉴定流程

为您推荐

315食品曝光别再让孩子吃这些啦

315食品曝光别再让孩子吃这些啦

315曝光了劣质食品,警醒家长们要提高警惕。烤肠,本应是淀粉肠,却用鸡骨头碾成的粉来制作,这鸡骨粉原本是给宠物食用的,让人不禁怀疑,是否任何骨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