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一日三餐都吃饱,孩子为何依旧长不好?

一日三餐都吃饱,孩子为何依旧长不好?

天气转凉,不少家长已经按捺不住开始给娃“贴秋膘”了。然而临床上,不少家长总有疑惑,一日三餐都吃饱,孩子为何依旧长不好?

要知道,虽然家长们每天给孩子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和水果,但孩子真实摄入的食物结构未必均衡。如果孩子偏食荤菜不吃蔬菜只吃牛排,或偏食甜食的孩子不爱吃肉,时间久了就会被“隐性饥饿”这个无影“小恶魔”附体。

隐性饥饿是指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很多孩子出现隐性饥饿的两大原因就是挑食、饮食结构不合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表的《2019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显示,全球有一半儿童存在“隐性饥饿”问题。如果孩子的身体长时间处于“隐性饥饿”的状态,便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发育,出现肥胖、免疫力低下等健康不佳的状况。

■7-24月龄

对于满6月龄的宝宝必须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及时引入多样化食物,重视动物性食物添加,尽量少加糖、盐,油脂适当,保持食物原味。

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学龄前儿童

学龄前儿童在生理和营养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与婴儿相比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虽然有所下降,仍处于较高水平,其营养需求量仍然很大。此时为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可为孩子的正常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以下有五条核心推荐:

第一:食物多样,规律就餐,自主进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第二:每天饮奶,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零食。

第三:合理烹调,少调料少油炸。

第四: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

第五:经常户外活动,定期体格测量,保障健康成长。

■6岁-10岁儿童

学龄儿童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提高营养素养。吃好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多户外活动,少视屏时间,每天保证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定期监测体格发育,保持体重适宜增长。

■11岁-13岁儿童

有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应该每天喝多少水,经常喝水不够,出现各种消化道问题。11岁-13岁孩子每天至少饮用1100毫升-1300毫升水。如果孩子存在水分丢失多,例如呕吐、腹泻、出汗多等情况,可以适当多喝点水。日常生活中,肉蛋奶、水果蔬菜、饮水、多运动,一个不能少。

作者:王婷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儿童随访中心医生)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167204.html
上一篇“情商之父”告诉你,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父母要做好三件事
下一篇《人生第一次·上学》:迷迷糊糊的童年,清清楚楚的快乐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